哎呦不错:第833期
准备
为了这波牛市我埋伏了三年:
三年前 50 万全仓,现在剩九千八,这回我要把属于我的全拿回来!
警醒
一句关于这次股市很精辟的话:
那些没有被房子、车子、二孩套住的人,这次一定要牢牢套在股市上。
原因
问:为什么修仙小说中吃的都是灵米,很少有灵麦,难道作者都是南方人?
答:写灵米可以说颗颗晶莹,入口仙气满盈之类的。灵麦要磨成粉,这灵面粉洁白可人,吃下去还让人飘飘欲仙,是不是感觉在写违禁品?
变化
科技真的发达了:
我现在足不出户,就能被千里之外的陌生人气到脑仁疼。
方法
问:一个人自驾犯困,到服务区就有精神了,一回到高速困意又回来了,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答:吃牛肉干,吃到塞牙,然后,不剔出来,是不会困的。
荒唐
朋友一直劝我,一定要嫁个有钱人。
其实挺搞笑的,劝我有用吗?
你去劝有钱人啊,我愿意啊。
区别
问:一直在玩的孩子和不停上培训班的孩子,以后会有什么不同?
答:不停上培训班的孩子,比一直玩的孩子以后生活压力小一些。因为能上好多培训班的孩子,家长往往比较有钱。
意外(一)
小时候回老家,和朋友上山寻宝,在山里发现一块石碑,以为是宝藏,一群人在那挖,结果发现是人家祖坟,后面被打了三天。
意外(二)
老婆前几天在我面前说了对不起:
她说嫁给我,真的很对不起她自己。
误会
手机没电了去咖啡厅,问店员:这里有没有电源?
店员:我就是店员。
顾客:我是说那种可以插的电源。
店员:不好意思,这里是咖啡厅。
反差
她以前遇到过太多假正经的男性生物了,尤其那些衣冠楚楚颇有社会地位的男人。
就像不久前饭局上认识的一个大学教授,刚认识的时候聊艺术、聊哲学、聊宇宙、聊不幸的婚姻...
后来熟悉一点了,他说想看看批。
@ 野比大雄:和好朋友讲共同讨厌的人坏话 5 分钟,等于请最贵的心理医生付费咨询两小时
@ 董指导挤出俩酒窝:一波疯涨之后,朋友圈庆祝国庆的都多了(二级为主)。就像孩子突然被爸妈给了一大笔钱,激动地拿起了电话,嘴上说着感谢,心里想着再多点
@ 勺子 ac: 我是读了很多书,观察了周围人后发觉,所谓四十不惑,不是指四十岁了不困惑。而是指四十岁以后没有了解新事物新观点的欲望了,对困惑采取不关注,不改变观点的状态。
@ 严锋:中国唐朝诗人杜甫有一首《前出塞》,是对人类未来战争的殷殷寄语: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 纽太普同学:打着 “爱你,为了你好” 的旗号,把你和真实世界隔绝,不让你接收外面的信息,用谎言和做戏让你以为世界就是这个样子,明明可以过好日子却非要让你过苦日子,与此同时他们却在门后面吃香喝辣。
就这样,他们还管你叫 “接棒人”。
@ 欧阳志刚正在搞创作:如果你不是对古建筑有狂热的热爱,那么没必要跟风专门去山西看古建筑,或者只去看看云冈石窟那类特别有名的,就足够了。其他那些,你专门跑去看,多半会失望,与内心期望会有落差。除非你是真正发自内心热爱,或要搞研究,那另当别论。那天跟二总聊,他说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古建筑最好是偶遇。是的,偶遇会非常惊艳,专门跑去看大多数就是 ——” 哦,就这?没了?″
织女 Vega:人与人最舒服的关系是:合得来,信得过,靠得住。
@ 方出神:说到青春,人人都陷入惆怅,其实青春有个屁,大多数吹捧都没吹到点子上,青春说到底就是两件事:身体好,责任少。换句话说,如果能一直保持身体好,责任少,那你就一直青春。
@ 爱知君:最近听到的一句五味杂陈甚至毛骨悚然的话是,这次大 A 是这么多年来改变底层命运的一次最大机会,哪怕砸锅卖铁借钱也要冲进去。
我欲清仓归去,又恐继续反弹,踏空不胜寒,与其储蓄负利,不如厮混其间…… 月有阴晴圆缺,股有横盘涨跌,此事神难全,但愿解套后,继续能赚钱!
炒股和做实业的一个重大差异,是对时间的控制
@ 硅谷王川: 投资 (主要是二级市场投资) 和做实业的一个重大差异,是对时间的控制。
投资的功力主要在于日常的研究,和漫长的等待。买入的时机需要耐心等待。买入后,期望投资自然有机成长几十倍,更需要长期和耐心的等待。但研究是可以随时随地,有电脑上网就可以做的,累了就休息好了,不会有外人打搅,自己完全控制日常的安排。把底层机制弄清楚了,“等待” 更是根本无所谓的事情,正好在等待时锻炼身体,多睡觉。
而做实业则完全不同。日常需要被迫和各种人打交道,各种完全无法事前想象的情况总是会冒出来,需要去救急,很难控制日程的安排。有时即使很累,但身不由己,也必须硬着头皮坚持工作。这样积累下来,身体不出毛病才怪。
如果不理解这两种选择的本质差异,为了追求虚幻的荣耀而去做实业,换来实质上对于自己时间控制权的放弃,而且陷得越深,就越难自拔,实在是一个悲剧。
抬杠者会说,如果大家都不去做实业了,那投资者如何获得收益?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这世界永远不缺想大刀阔斧做实业来获取财富荣耀的人,就像这世界永远不缺奋不顾身去贪财好色的人一样。
大刀阔斧者所到之处,必然会拉高所争夺资源的价格,压低其所出售的资源的价格,产生他自己也无法控制的复杂的牛鞭效应 (bullwhip effect)
你就可以做出一个刻意的选择,就是坚决不放弃自身的时间自由,通过耐心研究和等待,在上行的收益远大于下行的风险的时间窗口,把握住机会,以较小代价捕捉到较大利益。
都是普通人,遇到了,也就是遇到了
@sven_shi: 预期调节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毕竟生活很多时候不像股票起起落落,而是像房地产,买定离手就结束了。
我到今天都记得我 V + 群里一个网友给我讲的他的经历。他和他发小从小在一个地方长大,父母都是一家工厂的员工,连大学都考进了同一所。
不同的是他没考上研究生,所以 14 年就在杭州买房了;他发小考上了,晚 3 年,17 年买的。房子比他差不说,还多了 100 万贷款。
市场往上涨得时候不觉得,往下砸就发现贷款这东西就是无限责任跟你一辈子的。多数人一辈子也就买那么两三次房子,遇到问题甚至都不敢去止损,而且舆论也不会希望他们止损,而是让他们 “撑着”。
卖掉了止损,就好像承认家里一辈子的积蓄都没有了。
读书这个事情就更加了。一般人一辈子也就花 4 年读个本科。遇到市场变化根本就没办法去反应。就像前几年师范分数一路暴涨,突然间遇到缩招,这些高分考进师范的人该怎么办?
长线看确实就是改变预期,看看护工之类的 “朝阳行业”。可是现实中几个人受得了这样的预期转变?
都是普通人,遇到了,也就是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