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哎呦不错:第997期

@ 山高县 2020: 形容一下特朗普愚蠢程度啊。
发倾国之兵,仅携两月粮,摆出一副灭此朝食的架势。到了前线对方居然不投降,还深沟高垒与特朗普对峙。然后特朗普也跟着深沟高垒对峙了起来 [二哈]。
杨广见了都得直呼煞笔

@ 信号与噪声: 人生八大幻觉
重金求子
高价回收
旺铺转让
择机降息
A 股长牛
美股长熊
中美在谈
她还爱我 ​​​

@ 奇思乱想吧: 多少人想做自由职业者结果最后变成了自由无业者。
@stage1st 宅社区: 大部分人以为的自由职业是什么时候想去赚钱就上一天班,实际的自由职业是每天想着最好去哪上班,上一天也好。

@ 沈沉舟:
xxx: “90 后” 被查干部增多
scz: 人性,不会豁免每一个年龄段 ​​​

@ 马达的加斯加: “一个对你完全没有用的缺点是留不在你身上的。”

@ 方出神: 1、增长解决一切问题。
2、只要跑得够快,烦恼就追不上你。
3、逃避可耻但有用。

@ 东东枪: 刘备说,你这青龙偃月刀扁扁的,丈八蛇矛看起来就很立体。
关羽说,因为它是三弟的。 ​​​

@ 少年伯爵: 面对《百官行述》,康熙都要默许胤禛一把火烧掉。打赢官渡之战后,整理缴获袁绍物资时,曹操也是看也不看,直接烧掉了手底下诸将领私通袁绍的书信…… 这就是真正领导力的暗规则 —— 不论心也不论迹,关键时刻给所有人一个重新开始的核销机会,所有人因此死心塌地的卖命。

反转

大学时候学的国际贸易,算出来关税 277%,当时老师骂我,现在川普为我正名!!

性质

问:跟同学研究一下午了,教皇去世到底是升迁还是平调?

答:个人感觉算做述职报告。毕竟活着的时候是在人间的代言人,做完述职报告,具体升降平调再议。

习惯(一)

那天有个妹子把我删了,说我发的动态太无聊了,除了辱骂工作就是辱骂领导,难道你的生活除了上班就没有别的内容吗?

我说好的收到,我马上就改,晚上十二点之前交给你。

习惯(二)

“请把‘我明天再弄吧’这种态度,从你的生活中删除!”

“好,我明天就删。”

现实

假如老板真的想用 AI 取代设计师,那么客户必须要先有能力精确地描述出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所以我们不会失业的啦。

经验

累死你的往往不是工作,而是工作中遇到的人:

拿一份工资,干着两个岗位的活,听三个 SB 的使唤。

人脉是个伪命题

@ 江南小村姑: 人脉是个伪命题
每年都有不少人找我合作这个合作那个,因为很多人都觉得我曾经的职业经历,人脉和资源非常好,总能靠着人脉做一点事。

但我自己一直很心知肚明,我自己什么也不是,根本毫无人脉可言。所谓人脉,大多数真的是价值的互惠。

前段时间联系了一个我帮过的人,这个人被大公司投资孵化成立了一家公司,目前在某个领域做得很不错。正好他的领域是我业务要触及的领域,于是我就联系了一下 ,开门见山地表达了需求,他太太还和我约了饭,我都直接表达了需求。

然后就没下文了,但是我又想着在这个板块自己能有业务上的突破就继续追着问了,但是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回信。然后因为有几个共同的朋友 ,又不小心知道了我被这个人屏蔽了微信朋友圈。
然后我和公司负责这个板块的部门负责人聊起这个人的公司,得知他们刚上周和这个人达成了合作,有不少业务在我们公司。

我就又惊呆了。我从脑海里想了很多,我是不是曾经得罪了或者做错了什么让这个人要这么远离我。

后来找了一下这个人一直很认可崇拜的一个大佬聊了几句。
大佬给我的分析:
1,这个人超级有目的性和慕强,我现在没有任何可以被慕的地方;
2,曾经我出手帮忙的时候,是在他比较落魄难堪的时候,现在他是一家新兴企业的负责人,是不会愿意花费精力去见一个见过他曾经狼狈样子的人,他不是那种会为江湖义气停留的人;
3,缘分已尽。

拉单子的人,什么样的情况和人都会遇到,我并没有因为被屏蔽和不理睬而难过,我去找大佬聊的原因,也是想找大佬继续帮我说说看,能不能和这人有业务上的其他合作可能性。

所以,人脉真的是个伪命题,认识什么人都不管用,回归自身,还是得自己有价值。所以,最近我一直在追 #电视剧蛮好的人生# 我真的很喜欢孙俪演的角色胡曼黎,一个保险业务员,能经历的人情世故变化最多了,孙俪演的胡曼黎,就是这么一个不怕被拒绝,寻找一切可能性的人,一点也不内耗,真是爱啊。

我希望自己也是这样的一个不内耗的女人。

另外,这些年的经历告诉我,如果有生死攸关的人生大事,一定要去找帮过你的人,帮过你的人会一直帮你,你帮过的人,全凭人性。

科普一下最近很火的 “高潮针”

@ 飞天面条神教: 没用的知识时间,今天我们科普一下最近很火的 “高潮针”

不要笑,这是一个严肃的科普,而且你一定能听懂,但是为了避免被夹,我会用一定的代称。

众所周知,很多中老年女性的 “那方面” 生活不幸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器官的松弛、干涩。这种松弛和干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年龄的增大,以及生孩子的经历造成的。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帮助这些中老年女性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让她们的器官重新变得紧致。

一个不紧致的东西想要变得紧致,很容易想到的思路就是 “填充”,我们都听过 “一个乌鸦口渴了,想要找水喝,它看到了一个瓶子,里面有半瓶水,乌鸦够不着,于是它往里面扔石头,水就满了”,一样的道理,你往那个 “瓶子” 里填充物体,那么这个 “瓶颈” 就会变得紧致了,甚至水也多了。

难题是填充什么。如果有喜欢猎奇的朋友,也许记得十几年前,日本的不良少年流行过给额头上注射生理盐水,就会在额头上产生甜甜圈一样的鼓包。科学家们一看这思路可以呀,于是就想到给女性的 “瓶颈” 里面注射类似生理盐水的东西,对人体无害,又可以吸收。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后,科学家把注射的东西定为从患者自身体内提取的富含血小板和生长因子的,经过离心处理的高浓度血浆。

当然,注射在什么位置也就讲究,我们知道,女性的 “瓶颈” 中有个很神奇的看不见的位置叫 “G” 点,就像经络一样,解刨并不能看到这个东西,但很多人就相信有这个东西,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医生会使用探针在患者的瓶颈位置试探,其实就是试探出患者最敏感最有感觉的部位,进行注射,这样可以确保每次有异物进入时,优先触碰到敏感位置。

好了,这个所谓 “高潮针” 的原理就是如此,在患者的瓶颈内形成一个个小的肿块,可以看作是一个反向的 “入珠”(不要问我入珠是什么)或者自带了一个狼牙套,所以理论上确实是有效的。又因为注射的是自身提取的血浆,所以非常安全,但是由于这个肿块是能被吸收的,所以隔一段时间又需要再打一针。

这种充满了靡靡之音的资本主义技术当然是美国发明的,学名叫 O-Shot,Orgasm Shot 技术,是基于高浓度血小板血浆(PRP,Platelet-Rich Plasma)的技术。

PRP 技术最早于 20 世纪 70 年代在血液学领域被研究,用于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1980 年代,PRP 开始应用于口腔外科和骨科,如牙种植、骨折修复等,因其富含生长因子可刺激组织再生。1990 年代至 2000 年代初,PRP 技术扩展到美容和整形领域,用于面部年轻化(如 “吸血鬼面膜”)和瘢痕修复,因其自体来源被认为是安全、低风险的治疗方式。

O-Shot 由美国医生查尔斯・鲁尼尔斯(Charles Runels)于 2011 年正式提出并注册商标。他将 PRP 技术应用于女性私密健康领域,开发了 O-Shot(针对女性)和 P-Shot(Priapus Shot,针对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对,这个技术也同样可以用在男人身上,反正都是充血嘛。

O-Shot 在欧美其实挺流行的,因为那边富婆很多。这个技术最早就是为中老年富婆发明的。在美国大约 1000-2000 美元一针。欧洲会贵一些,因为欧洲很多国家对此管控严格,认定为实验性治疗。韩国和泰国也已经普及,500-1500 美元一针。日本由于社会偏保守,应用不多。

中国把 O-Shot 叫做 “高潮针”,其实挺贴切的,一线城市的高端医美诊所都已开设,主流价格是 9800 人民币一针。每年增长率预计在 20% 以上,接受度还是挺高的。

还有一个值得科普的东西,既然这个针打的是自身提取的血浆,那国产的 “高潮针” 又是什么东西呢?国产化指的是血浆的提取、离心一体设备,以及注射用的耗材。O-Shot 价格偏高的主要原因还在于现场提取,现场注射(一小时左右),提供服务的诊所需要购买血浆提取和离心装置,成本较高。而国内某生物公司目前开发的 EPT 制备装置号称是国际发明专利三腔一体提取装置,预计国产化率在 70%-80%,应该能大大降低成本。虽然说突破了外国卡脖子有点怪怪的,但是看到中国制造又有所突破还是挺高兴。

嗯,大概就是这样,请来总手下留情,这真的是一篇科普文章。

物价低得令人发指,人民币购买力超强

坐标上海:
蔬菜:生菜 0.8 元 1 斤,茼蒿菜 2 元一大把,香菜 4 元一斤,萝卜 1 元
水果:刚上市的西瓜 3.5 元一斤,鸡蛋芒果 10 元 3 斤,大水仙芒果才 6.8 元
对于发达国家,绿叶菜等那可是奢侈品,一般老百姓吃不起,在荷兰茼蒿卖 8 欧元 1 公斤,在日本萝卜 10 元一斤,苹果 15 元 1 个,西瓜 150~200 元一个

对于中国人民,蔬菜和水果是完全自由的,想吃多少吃多少,如果把收入换算成蔬菜和水果,上海等沿海地区人民的收入应该是全世界第一了吧。

这么低的物价,如此强的购买力,近一个月人民币相对于欧元 / 日元居然跌了 10%,不可思议!

说不出的 YD

中国不只蔬菜便宜,还有肉蛋奶、汽车、汽油、教育、养老、医疗、房租,几乎所有的消费都比世界平均价格低了很多很多,房子不便宜但房租便宜,可以看看蓝战非环游世界时各国的消费。
但很多人偏偏要每一项都要和世界最低价格比,幸福指数是和想象里的发达国家比,其实人家的苦自己知道。14 亿人过成这样,安全、饿不死、都能用劳动换来生存,我不认为换任何别的国家能做到。

chenyun1979
如果你月入 3000 元,还觉得 3.5 元 1 斤的西瓜便宜吗?如果你已失业,你还舍得吃 6.8 元 1 斤的芒果吗?看社会问题,不能只从自身条件去看,应该看看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是什么样的。如果物价现在上涨,就会有吃不起饭的人,是会影响社会稳定的!稳定才是第一位的,中国发展这么多年,每一次危机最后都压到了农民身上,现在老一代的农民已经老去,新一代的农民却没有了。
赵甲
长兄,你可知道今年的钱有多难挣??房地产熄火了,多少农民工都失业了,年龄大点的木匠瓦匠都在家里玩。

我家里种菜卖菜,今年湖北大旱,蔬菜仍不好卖,一般青菜卖 5 角一斤,母亲去街上卖到中午也才 60 多元收入。

母亲明天又去卖菜。看看卖什么菜?
有包白菜,菠菜。油墨菜还有生菜,还有辣椒苗子。钱不好赚啊。

kiencity

用蔬菜价格去感受物价是很无知的行为,便宜的菜价不来源于购买力,而是剪刀差,是牺牲了非常多农民同胞利益的结果,谷贱伤农啊。

king1000

目前的主要矛盾变成了超高的生成效率与人民群众低欲望低消费之间的主要矛盾。

qtc26

和 20 几年前一样,主打的就是用西瓜蔬菜跟美国比价格。
有个常识性的东西叫恩格尔系数。意味着中国要用近 30% 的收入花在烟酒食品上,而美国只需要 8% 的收入。不知道有些人的乐观从何而来。
有些人很精明,从来不会拿牛奶,肉类,汽油,房产,工业产品比价格。大把工业产品国外比国内便宜,比如苹果手机在中国生产竟然比国外还贵而且还是阉割版。
有些人很精明,从来不会和东南亚和非洲比食品物价。

炒股牛散

在欧美,能够高度机械化播种收获的,就很便宜,比如大豆玉米土豆这些。越是小众化的蔬菜,人力参与占比越高,价格越贵。其实主要是人力成本的问题 。超市卖几块钱的菜,在田间地头收购其实也就几毛钱,房租占了很大一部分成本。

zhouqichang

物价貌似看谁生产的,官方出品例如房子,香烟等,既不要技术也不稀有,价格却不低;民间出品如青菜大米,农村自建房等,即使刚需,也提不起价。
量化投资先锋
上海人看蔬菜价格低得令人发指。
外地人看上海房价高得令人发指。

美国红脖子和和精英看问题角度是不一样。
中国也会有这样问题。

农产品价格和劳动力价格,机械化水平等是强相关的,和汇率是弱相关的。
美国肉食品,可以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就比中国价格低。
大部分蔬菜没有办法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只能小作坊式,人力成本就起很大作用。

来源:集思录

值 10 万块钱的道理

昨天文章和评论里都聊到了职场成长的话题,我之前总结过五要素原则,新读者没看过的我再讲一遍,老读者就当复习了。

什么是职场 5 要素,就是大部分的工作你会付出的东西,1 体力,2 时间,3 技巧,4 经验,5 资源。

很多人之所以在工作中没有成就感,时间久了涌现焦虑感,是因为你的这份工作里体力和时间的占比太高,后面 3 项含量少。而时间和体力是纯消耗品,谈不上积累,等到你年纪大了就很难和小年轻竞争,因为他们更有时间也更有体力。

城市铁人三项(网约车、外卖、快递)的收入还不错,但是很多人都不愿去做,并不是吃不了苦,而是他们意识到这三种工作就是典型的时间 + 体力,没有积累也没有成长,短时间过度应急还行,不适合长期规划。

好的工作应该是能让人逐渐累积技巧、经验和资源的,这三要素可以沉淀,可以让人成长提升价值,在职场中逐渐向上走,年纪大了也可以差异化避免和年轻人直接竞争。

我说的这些道理并不深奥,很多普通人只是无法总结提炼,但隐隐约约能意识到是这么回事。

很多读者看到这里可能会觉得郁闷,因为他们琢磨了一下自己的工作,似乎就是在重复的消耗时间和体力,没有累积也谈不上成长。更糟糕的是他们的处境也没有那么多挑选工作的空间,现如今社会就业形势不好,有活干就不错了,哪有机会挑三拣四。

是吧,职场本来就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好工作竞争的人也多,要是每个人都往上爬,上山的路也太挤了,现实中大部分人就是停留在某个高度一辈子。比如中国有 800 万公务员,其中 80% 一直到退休都是科员,所以不要因为看了我的文章就有了成长焦虑,原地踏步零成长才是人生常态

另外就是你们家里有孩子的,可以提前在这套理论的基础上去规划职业生涯,从高考结束选专业的那一刻起就要开始准备,不要稀里糊涂读了大学,稀里糊涂打工到三十多岁,这个时候再想转型就挺晚了。这些话十七八岁的时候有人告诉我的话起码值个 10 万,但三四十岁再听到就过保质期了。

哦对了,除了上面提的 5 要素外,衡量工作的还有一个纬度,就是看有没有正反馈,这对工作体验以及职业成长也很有帮助。什么是正反馈的,就是你每一次努力都会立刻有相应的回报,计件类工作都算。

比如滴滴多开一小时,外卖多送几份,今天的收入就会多一些,这些都是正反馈。持续的正反馈会激励你努力工作,而如果无论你努力或偷懒摸鱼,都不会显著的影响回报,这种温吞水工作干个三五年很容易把人养废了,一旦中年失业就被淘汰了。

来源:猫笔刀

网上经常看到人说:优质单身女多,是因为优秀的男人太少了

@ 纯银 V: 网上经常看到人说:优质单身女多,是因为优秀的男人太少了,大多数男的配不上优秀的女人。
这句话当然毫无逻辑,有婚姻意向的优质单身女比优质单身男多,而不是优质女比优质男多。

我的确看到过不少婚恋节目里,女生年入 50-100 万向上,有房有车,外形也挺好的,说 “我要求一个条件相当的男的不过分吧?” 但她就是找不到。

这件事,其实是可以用投资逻辑来解释的。

2022 年 20 元的英伟达股票,和 2024 年 150 元的英伟达股票,买哪一只更容易赚钱?这不是废话吗?

男生年入 50-100 万向上,有房有车,外形也挺好的,这样的优质男大概率在他年入二三十万,没房没车的时候,就已经被提前锁定了,不会允许他流入婚姻市场。

一支大众眼中的优质股,比如腾讯吧,往往价格已经被炒得很高了,投资腾讯很难获得理想中的高利润。

如果目标是高利润,就要承受一定的风险,去投资还不算是优质股,但已经露出了上升苗头的公司股票。这样做当然有风险…… 风险和收益从来都是一体两面。

优质单身女多,就是因为只想要收益的确定性,不承受收益背后的风险。

什么叫收益背后的风险呢?你在 28 岁的时候和 29 岁的男人结婚,他没房没车,月入三万,但你觉得他人很好,合得来,未来也有不错的上升潜力,就算升不上去你也认了。

100 个承担这样风险的女人,其中总有几个押对了,老公蹭蹭蹭升了上去,成为优质已婚男。

事实上,大多数优质男在被市场验证为优质之前,就已经通过这种方式退出了婚姻市场。他们的老婆大概率是不如那些优质单身女貌美条件好的,但貌美条件好又怎么样?可选择的优质单身男数量极为稀少 —— 既然奇货可居,不急着被婚姻锁定。

你条件再好,架不住十个优质单身女 VS 一个有婚姻意向的优质单身男。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而不是 “我条件好,我值得更好的”。

不承担风险的高收益必然是一个低概率事件。

希望自己在 35 岁时找到工作体面,年入百万,感情也很好的老公,就像是希望 200 元买入腾讯股票(现在 450 元),稳赚一大笔。 腾讯最近一次股价 200 元是在 2017 年,也就是八年前。所以实现这个目标的最佳路径是:八年前和一个处于上升期,年入三十万,并且感情很好的男人结婚,承受他上升乏力的风险。

如果不愿意承受风险,这八年里,可能 90% 的优质男陆陆续续退出了婚姻市场。剩下 10% 里边还有 8% “玩够了再结婚”,只剩 2% 有婚姻意向的优质男,这就是当前的现状:有婚姻意向的优质单身女比优质单身男多十倍。

所以优质男人去哪里啦?

大多数在他们成为公认的优质男之前,往往在 30 岁之前就已经结婚了。婚姻对象是 “喜欢你这个人”,不强求你很有钱很成功的伴侣。这件事往往强求不来。投资从来都没有稳赚不赔,婚姻也是。

东哥可能烧不动了…

据说从周五开始,东哥开始大幅减少外卖补贴,商家这边活动费用从最早的京东全额承担变成八二开、七三开、五五开;骑手小哥那里,从送一单赚十几块钱变成了最少不到五块钱。

目前这些都还只是商家和小哥的说法,东哥方面还没有承认,是不是真的,诸位请自行判断。

但从商业常识来看,这是迟早的事。因为如果再高额补贴下去的话,每日订单就会从 1000 万单变成 2000 万、3000 万单,补贴额也会从 1 亿变成 2 亿、3 亿,直接把东哥的口袋掏空。

补贴中还出了 BUG,一杯奶茶 6 元,但店家和骑手加起来可以拿到 14 元,所以双方联手给自己下单,不需要实际做奶茶和送奶茶,只要出一个奶茶的订单就可以套利 8 元。

这在高额补贴中可太常见了,当年滴滴搞补贴的时候,很多人就是反复在上海和杭州之间空车跑,甚至直接坐火车折返,一天就可以赚几千。

我都快笑死了,周五夜报里写了我自己的创业经历,简直和这个一模一样。当时我们搞高额补贴的时候,送货小哥们也是自己给自己下单,一天下好几个单。
别怪人家占你便宜,因为这本身就是个占便宜规则,是你自己定的。

所以虽然那次创业失败了,但我算是交了学费,明白了什么叫 “流水不争先,争涛涛不绝”。

做服务业的本质是做回头客,一开始客人少没关系,只要服务到位了就会产生复利,通过口碑传播,最后不愁客源。

比如开饭店,好吃和卫生是核心竞争力,但实际上 90% 以上的店都做不到,说明根本不适合开店。

服务业在古代叫做勤行,就是你要勤快,看到有什么问题立刻解决,每天琢磨着哪里可以改进。这个勤快,主要是指脑子上的勤快,而不是身体上的勤快,要经常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学渣起早贪黑刷题,但只是把自己会的题目又刷了一千遍,不会的还是不会;学霸看起来很轻松,保持大脑的活跃状态,经常琢磨那些自己不会的题,或者是一道题的新解法。

前者是假勤快,后者是真勤快。

我创业失败也是因为假勤快,总幻想通过一些简单的打法和心灵鸡汤来创造奇迹,实际上从头到尾没解决过太多核心问题,甚至都没总结出来问题在哪。

这也是我认为美团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管理层脑子很勤快,每天都在想办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会白白消耗资源,珍惜每一颗子弹,所以才成为百团大战中的赢家。

来源:刘备教授

把人送去火星住,作为一个故事是非常性感的

@ 雷斯林 Raist: 最近有个争论。
1,马斯克是要把人送去火星,在火星建立殖民地,在火星生活。
2,字节跳动要做让人喜欢的视频软件。
哪个公司价值更大?
我觉得肯定是字节跳动价值更大。

其实我完全理解不了为啥要把人送去火星住。

你说因为地球人口太多了,没地方住了,要在星际殖民。那其实地球上还有大量没人居住的无人区,改造那些地方不比改造火星成本低多了吗?

你说因为地球能源不够了,支撑不了人类生活了。事实上你把一个人送去火星要花的成本,可能够一千个普通人生活到死。

其实把人送去火星住,唯一的意义就是满足一些超级大富豪的旅行体验,属于超级旅游业。而飞去火星单程就要 9 个月的时间,来回可能要数年。

我很怀疑有多少富豪愿意花数年的时间,放着地球上的大好生活不过,花上亿美元,然后冒着极大的风险去往返火星。商业帝国日新月异,可能等他回来以后,什么都变了。

当然了,把人送去火星住,作为一个故事是非常性感的。
远比开发一个让人喜欢的视频软件要性感地多。

Archives QR Code
QR Code for this page
Tipping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