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哎呦不错:第1098期

66b3de17ly1i4s9270u5ej20k00jwdh8
@ 挖地瓜的超级鹿鼎公: 中国不但是工业克苏鲁,本质上更是一个农业克苏鲁
全球可耕地前五是美,印,俄,中,巴西
中国谷物产量是美国的 11 倍
中国蔬菜产量是美国的 23.7 倍
中国肉类产量是美国的 2.13 倍
中国水产品产量是美国的 12 倍
中国水果产量是美国的 12 倍
中国鸡蛋产量是美国的 4.5 倍
中国茶叶产量是美国的 28.5 倍
中国食用菌产量是美国的 113 倍
中国食用油产量是美国的 2.5 倍

@ 元纸纸 - 2022: 成人之后,第一件要紧的事情就是发现自己可以跑,发现自己拥有移动能力,不适合你的环境你可以跑,不适合你的人你可以离开,会伤害你的人事物你稍微离远一点就伤不到。灵活的走位就能避开这世界上大部分伤害。

@ 陈海滢: 想起某师兄当年说的,他在新加坡打车,跟司机说:“去机场,国际出发”,司机咬着牙告诉他:“我们的机场没有国内出发”

@ 江东猫草: 一个人在哪一年毕业,已经决定了命运里相当多的部分,尤其在一个厌恶 gap、反感空档、人生每段经历都需要 “有用” 的环境里,重开代价极高。
毕业那年是什么就业环境,对一生的意义有可能是决定性的 ​​​

@Samuel 叔: 离结率从二十年前 10%,上升到十年前 30%,现在 50% 了,婚姻靠才华和外型相互吸引是小比例,这两项是偏态分布,离结率升高,是因预期和欲望拔高,多数都是普通人无法吸引,那就看条件,各类相亲 A8A9 局,老江湖瞅点细节就知里边多数假,前后矛盾,剩下有点料也大比例掺水(条件真好不会通过陌生渠道婚配) ..

@ 泼墨 C: 把别人当人,知道别人和自己一样,有思想情感,有弱点也有欲望,尊重他人的独立性,不要总觉得别人是自己达成目的的一个手段,这个世界就会少一些向上社交、情绪价值、包养…… 之类的词汇。当然,很多人甚都不把自己当人。 ​​​

@ 爱记仇的小熊猫: 最近的牛市让我有一种在跟富二代谈恋爱的感觉,心里明知道一定会分手但是不确定具体是哪一天,每天都在纠结要不要捞完这笔就走人 ​​​

这两天好几个朋友问我:要不要卖房炒股?
他们一直在纠结
他们都感觉牛市要来了,怕错过
我的回答是:别想了,你们的房子卖不出去

我问一个做 MCN 的朋友,三只羊的人怎么说散就散了

@ 黑夜之睛滚雪球 :我问一个做 MCN 的朋友,三只羊的人怎么说散就散了。

​他苦笑一下,弹了弹烟灰。树倒猢狲散,平台不给饭吃了,谁还留着等死。

​抖音的流量早不像从前。平台规则一变,推荐机制一改,很多大 V 的曝光量直线往下掉。公司抽成比例却没跟着降,主播到手的钱少了一大截。他们自己算笔账,发现单干反而更划算。

​小黄直接跳去了 TK。新平台机会多,约束少,她想去碰碰运气。嘴哥天天泡在健身房举铁,拍视频,他想把那些看他带货的粉丝,慢慢转化成买他健身课程的人。老 K 干脆解约,另起炉灶。

​公司不是没想办法。他们拿出长期合同想锁住人,但没人愿意签。平台风向变得快,今天抖音明天视频号,长约反而成了束缚。主播们精得很,不想被绑死。

​MCN 的老问题就是太依赖头部主播。把资源和流量都堆在几个人身上,这些人一走,整个公司基本就空了。现在他们学乖了,开始签一堆小号,把数据分散。风险是小了,但利润也薄了。

​嘴哥转型做健身,路子看起来对,但也没那么好走。健身赛道太挤了,内容同质化严重。观众容易腻,不是永远爱看肌肉和铁片。他的数据最近有点下滑。

​老 K 去新平台赌一把,成败难说。能不能起来,不光看内容,更看平台给不给你推荐位。新人的流量红利期越来越短,翻红没那么容易。

​现在去看三只羊,公司牌子还在,办公室灯也亮着,就是没什么熟悉面孔了。很多 MCN 都这样,看着像个壳子。主播和公司,好时候能一起赚钱,形势一变,就各自飞了。

外卖三兄弟里已经干碎了两家,现在就等阿里的季报了

@ 阑夕: 美团发财报了,业绩果然炸了:利润同比暴减 89%,血流成河。

不是,说好的护城河呢?

怎么说呢,不管叠加了多少预期,纸面的数字只要出来,就还是触目惊心。

如果阿里看你一眼,就能打掉你 9 成的利润,那你之前讲的壁垒故事,可信度搞不好也会下降 9 成。

好吧,从成本端看,美团加码了 78 亿,确实相比京东同期亏掉的 147 亿,1:2 的消耗比是看得过去的,也符合美团爱打的效率牌。

但这只是京东,更重要的,这只是 Q2 啊。

7 月开始的真正烧钱大战,还没计入呢,按照阿里最高单月砸完 100 亿来算,美团 Q3 要拿多少现金来对冲?还能维持着 1:2 的消耗比吗?

整个竞争环境,从为了避免垄断而留着竞争对手的安逸,一夜之间变成凡尔登绞肉机的同归于尽打法,太猝不及防了。

现在急需王莆中发条即刻或者上次晚点。

外卖三兄弟里已经干碎了两家,现在就等阿里的季报了。

美团没有壁垒

@ 渔老板钓鱼: 美团没有壁垒
都是烧钱补贴出来的垄断
这次外卖大战,大家看清了
……
啥是壁垒?
别人补贴烧钱都无法感动你的地位和利润

美团的壁垒在于点评
没有大众点评加持
淘宝分分钟干死美团

当年
淘宝系:口碑 + 饿了么
百度系:糯米 + 百度外卖
美团系:点评 + 美团外卖
最后为啥美团一家独大?

很多人不了解优质餐饮商家
优质的餐饮商家只在乎点评
有了点评加持,美团推出什么业务,商家都配合
1、推收银,商家被忽悠可以增加流量曝光
2、推会员,商家被忽悠可以增加曝光
3、推充电宝
4、推买单
5、推排队
6、推预约
7、推优惠券
8、商务通
……
推啥,商家都配合
为何?
因为有点评

百度和淘宝就不行,线下业务员去找商家谈业务,商家都不理。

只要把美团的点评干废
美团就没了壁垒

我现在就要干美团的点评
蚂蚁干大象

散户为什么还不跑步入场

很多人奇怪这次散户为什么还没跑步入场。

但如果这时候就跑步入场才更令人奇怪 —— 去年才刚经历过一次入场后套牢,伤口尚未抚平就要重振旗鼓,对散户的决心和口袋要求都太高了。

至于说涨到心动不得不入场,有一个心理前提:这得是一个向上空间足够、短期望不到头的爬升曲线。但十年 3000 点的轮回教育了散户一件事,这是一个周期性的函数,随着企业利润增减而上下起伏。越是涨的凶猛,可能越担心踩到山顶。

这一肌肉记忆在反复捶打中锤炼出了撒尿牛丸般的弹性运动心态。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赚钱效应其实有限。

我们将 8 月至今几个指数的涨幅作为基准,找出全市场涨幅超过该指数的股票占比,会发现,即使是涨幅最低的上证指数,也仅有不到一半的股票涨幅高于它。

一路向上,涨幅超过中证 1000 的已经下降到 30% 左右。

来到这次上涨的发动机 —— 科创 50 和创业 50,则只有不到 15% 的股票涨幅能超过指数。这也是 18 日特别写了这次上涨中 50 的重要性。

考虑到 A 股散户持仓的分散性和中小票偏好,大部分散户很难跑过指数,反而会有奇怪的感受 —— 你上涨,与我何干?

大部分人更不敢也很少买单价超过 1300 元的寒武纪。

这和去年 9 月是截然相反的。当时全月涨幅超过 10% 的股票占比九成以上,超过 20% 的都有五成以上,赚钱效应很足。而且经历了近 3 年的熊市后,反弹空间一眼望不到头。

存款搬家的故事,也要长时间兑现。居民家庭的心理账户是很有特点的。放在固定收益里,年化 1-2% 很能满足,但一旦进入股市,往往就要博博手气,目标都翻倍往上。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心态,导致对亏损的容忍度极高,现实外卖 2 元抠抠搜搜,金融消费 2 万元毫不吝啬。

心理预期的对标其实应该是彩票。

而彩票的销售也在牛了几年后回落 —— 经济不佳时村口的小赌档也散人了。这说明到了第三阶段:反复捶打后,对翻身的信念在消退,对现实的认知在增强。

这何尝不是一种理性化?

建议基金经理多看看脱口秀,今年两档节目越来越敢说,躺平也成为一个理直气壮的题材,屡屡出现。

折射在金融产品上,量化的销售比主观权益要好很多,越来越多人开始选择 ETF 配置,背后折射出的心态是,我不相信主观有常胜将军,我也无法区分谁和谁,我更相信算法,或者更相信群体的均衡。

商机总是从变化中浮现。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新的巨大机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嬉笑创客

人老了,有钱才能有尊严

@ 杭州金融女民工: 养老院的收费标准,真的能让人直观感受到,人老了,有钱才能有尊严。

刚刚案例中的上海养老院,针对的是非失能老人,标间,最高等级的护理标准,一个月所有的费用是 13900 元。

再加上一个老人每个月零星的个人开支(我老了也要喝奶茶的),一个月打底是 15000 元。

这个标准的养老院在上海也只是属于中等水平,就是环境还可以,护理水平也还可以。

但是,也不是所有上海老人都能住得起。

2025 年 8 月,上海市城镇职工平均养老金约为 5300 元 / 月,数据来源于上海市人社局及权威媒体报道。‌‌

那么缺口一万。

如果没有黄金地段的房租收入或者丰厚的存款或者子女补贴,根本住不进这样的养老院。

杭州也是一样的,前两天刚好有个朋友在找养老院,非常普通的那种,打听下来,一个月至少 7500,而杭州目前的平均退休金是 4500,就是说,杭州的大部分老人,单靠退休金,根本住不上养老院。

我们家有个亲戚,老头儿,脾气古怪讨人厌,跟自己的女儿和所有亲戚都相处不好。前几年一直叫嚣着我老了谁也不靠我去住养老院!这两年也不叫了,说不去养老院了,以后想在家靠女儿养老,因为他打听了下,他想住的养老院,一个月一万,而他退休金,一个月只有 5000。

好现实的。

Archives QR Code
QR Code for this page
Tipping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