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不错:第1113期
@ 九边 Pro: 从某贝这事就能看出来,很多全国知名的老板,认知能力和水平其实跟普通人没啥区别,过度神话这些人,就属于自轻自贱、自我贬低了。绝大部分大人物,能上去几乎都是因为胆子大和运气好,能力真不一定比你强多少。所以说,别放弃,你可以的,只是差个机会。
@Mr Panda : 从西贝老板身上, 我总算看明白了。
一个人认知的高低都不会影响他赚大钱, 但是认知的高低会影响一个人能不能守得住自己赚来的钱啊。
@yourmydream_sun: “很多父母犯了严重的教育失误,不是因为第一次当父母而缺乏经验。 而是因为第一次体验权力的滋味,不知道怎么当人了”
@ 萧湘 15 - 张曼玉 60 亿粉丝: 对饮食而言,手作、营养、好吃,这是三个维度。我近三十年去亲戚朋友家拜年的经验是,大部分手作的饭菜,其实既不好吃,营养也不均衡,但确实消耗了大量的劳动,尤其是女性的劳动。
@ 不善言辞爱国熊猫:
20 年那会儿我买了很多预制菜在家吃
我总结经验就是:买荤菜不要买素菜,这个和生活经验也符合
素菜如果你热的放冰箱,再热的时候口感贼差
荤菜则是密封好放冰箱,一般人吃不出差别
所以我那会儿就是自己买点素菜炒炒,蒸饭的时候热一份预制菜
各位天天吃的 20 甚至 40 以下的外卖,多是如此。
人类早晚进入 人饲料时代,珍惜当下
@ 阿尔法虎虎: 财富效应的翻译是:
先信带后信,不信来买单。
@ 阿尔法虎虎: 那些说 60 分万岁、80 分即可的标准,往往忽略的是 “稳定性” 价值。
要确保长期稳定在 80 分以上,它背后的潜台词是必须有 90 分以上的实力,不然随便一个波动就掉下标准线了。
标准线和平均线,不是一码事,即便它们之间的巨大区别总是很容易被忽视。
中国茶饮,西式快餐早就是万店时代了
@ 老 talk: 中国茶饮,西式快餐早就是万店时代了。
中式餐饮门店数基本上还卡在千店。
有溢价的品牌基本上还是几百店。有些是品类有地域的限制,有些是只能开在一二线。稍微多开一点就要开始赔钱关店。
确实是有些东西被卡住了。
蜜雪冰城在碰原料之前。茶饮也有 5000 店魔咒,破了 5000 往万店走的过程会效率盈利下降,大规模开大规模关。雪王现在 5 万店了。
星辰大海一定有天命人到来。
这个不仅是餐饮行业的问题,通过供应链这个可以解决的也是中国农业的最大问题,农民到底种什么赚钱。比如从产值上讲,山东是中国农业第一大省,因为他们的农产品出口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需求稳定,价格合理的海外餐饮市场和食品工业立了大功。
中餐做大做强必须过预制这一关。消费者不喜欢,必须用大家能接受的方式,保证核心品类的效率和毛利的基础上,尽可能因地制宜更新品类,增加锅气,满足客户的情绪价值。毕竟雪王也做不到 100% 原料自采。也需要季节上新一些低毛利产品不能只有柠檬水。
创始人也需要有一些光环,让大家接受我们文化上就反感的 “预制菜”。
贾国龙用实力证明了西贝走到今天有运气成分。他不是那个天命人。
但是正确的事情还是得有人做。反直觉的事情哪怕一时裹挟了舆论,最终还是要失败。
第一个来评论,楼主辛苦@(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