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哎呦不错:第961期

简单图床 - EasyImage
@ 向小田:美国半导体巨头:
英伟达 CEO 黄仁勋
AMD CEO 苏姿丰
博通 CEO 陈福阳
英特尔 CEO 陈立武
都是华人。
所以说要想在半导体领域对中国进行封锁,是不是有点搞错方向了?也许这个行业,就是华人天赋行业呢。

@sniper-china:古人说,圣人也说,食色性也。
所以不喜欢吃
不喜欢美女俊男
我一概视为伪君子。

@ 卫夕君:今年,两件事已经或正在发生 ——
第一、所有新生成的代码中,AI 写的代码量会超过人类写的代码量;
第二、所有阅读到的文字中,AI 生成的文字量会超过人类生成的文字量……
无论你是降临派还是拯救派,请准备迎接 AI 乱纪元。 ​​​

@ 渡边鱼子酱:有时候看到明星粉丝说 “我清楚他的为人” 这句话真的会被逗笑一下…… 连我妈都不清楚我的为人…… ​​​

@ 迢书:B 站博主 “专一帝 73748” 讲,在风帆战舰时代,英国皇家海军每天的祝酒词不一样。
星期一:“敬海上舰队!”
星期二:“敬我们的水手!”
星期三:“敬我们自己!” 众人答:“毕竟无人关心我等福祉。”
星期四:“愿血战爆发或瘟疫横行!”
星期五:“愿劲敌当前,海疆辽阔!”
星期六:“敬妻子与情人!” 众人答:“愿他们永不相见!”
星期日:“敬缺席的战友!”
后来,海军有了女兵,祝酒词就改了。

@ 何夕:中国的赢学:双赢,是指中国人赢 2 次。
美国的赢学:50 天赢 50 次,我们永远不会厌倦胜利!

@ 琉玄:我觉得我这辈子都在奔跑,但是这个跑不是那种热血沸腾的日剧跑,更接近 “疲于奔命” 这个词儿。为了吃饭、为了有住所、为了被认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为了意义,但总的来说还是为了衣食住行,就没太大意义的事儿,就仅仅是 “为了生存” 在疲于奔命,每天睁眼就是:挣钱。每一秒钟都能听见钱在流走,折合成每日租金电水网费什么的,随着我的一呼一吸在流走……
就,不高级的一生。
奔逃的一生。
从谁手里逃,生活。

感受
问:做什么事感觉像在乞讨,但实际上又不是?
答:作为一个应届生投简历。

反思
问:有没有那种设定越来越无敌,但是一看战绩就非常搞笑的角色?
答:劳动法。

失望
还是无法接受现在是 2025 年。
按照我小学作文里写的我,现在应该已经坐上会飞的车了,而不是每天骑共享单车。

措辞
“你长得好丑”:直白、无趣、引人不满。
“你长得真好看,在山海经哪一页呀”:博古通今、幽默有趣、夸别人美。

套路
买手机,我用华为三折叠。
因为我是做生意的,拿华为三折叠出去谈生意,合作伙伴肯定觉得我容易被收智商税,会对我放下警惕,很容易就促成合作了。

区别
问:女生发火和恐怖分子有什么区别?
答:恐怖分子还能沟通。

是时候提高公民福利和社会保障了

@ 雷斯林 Raist: 中国的居民储蓄率,几乎是全世界最高的。

如果说美国人是没钱刷爆信用卡也要消费的话。中国人则是赚到的钱都要存起来,就是不花。

我觉得这一方面是华人的性格使然,节俭在我们这是传统美德。

另一方面也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现。

养老、医疗、子女教育,处处都要花钱。

中国人能吃饱喝足,也不过才一代人的时间。上一辈人很多人都饿过肚子,再上一辈人则经历过饥荒。中国大部分人并没有什么家底,抗风险的能力也很差。

并不是不消费,而是不敢消费。

如果要提高中国的居民消费率,除了让人有时间消费,还得让人有安全感,最后才是塑造新的消费观。

新一代车企越来越偏向于技术全面

@ 李子暘 Lee: 可能是因为在所谓 “信息社会” 生活久了,现在很多人有个思维误区,认为信息领域的一些做法和模式,可以自然而然推广到实体领域。

比如,某新势力造车厂 —— 不点名了啊,不但要造车,还要打造整个上下游产业链条,自建换电房,从能源到驾驶,纵向整合,全包圆。

这种做法在信息领域很常见,某平台包打一切信息,从早上吃包子到入住五星级酒店,从小孩上托儿所到老人找养老院,平台上全有。这是因为,所有信息都是信息,都可以化作数据交给计算机去处理。

但实体领域可不一样啊。实体领域的每一步扩张,都要投入相应的实际资源,并且,这些实体资源不能化约为某种通用形式随意重组。

汽车厂干了一百多年,也没能把石油业 “纵向整合” 了,汽车厂再大,大到全世界第一第二,也没听说有自营加油站的。不但没能整合能源业,连橡胶行业都没能整合。轮胎厂和汽车厂,各干各的,整不到一起去。

软件有了 Bug,找时间偷偷在线升个级,就没事了。可要是机械设计出了毛病,只能老老实实把车召回,一辆一辆给人家换零件。不可能在总厂输入个指令,啪叽一下就解决了。

看不到信息行业和实体行业的差异,把两者混为一谈,让很多人陷入思维混乱,整日异想天开,相信 “心想事成”“要嘛有嘛” 的好日子不远了。

年轻的时候嘴硬,不要这不要那,到了年纪大了,空虚寂寞冷

@ 西门大妈: 经常有人打拳说 “不婚不育”,但是我客观的说,不婚不育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我不觉得不婚不育是不可实现的,也没啥大坑。但是这里面有个前提:

你最好是真的对亲密关系没什么要求,说得通俗点就是不需要男人,而且是真的没需求,不是在网上嘴硬没需求。

因为普通妇女,你保养的再好,到了 40 也就那样。别用女明星和女富豪抬杠,你咋不跟人家比漂亮比赚钱?只要你是个普通人,你哪怕一百多万一年,年纪大了也不会有什么男人有兴趣跟你发展纯粹的亲密关系的。当然不是说男人对你完全不感兴趣,我说难听的,白来的性哪个男人会拒绝?如果能趁机捞点好处呢?更开心了对不对?

这就是不婚不育最大的问题:

年轻的时候嘴硬,不要这不要那,到了年纪大了,空虚寂寞冷(比例一点都不低),加上没有与时俱进,没跟上套路,渴望爱人的抚摸和家庭的温暖….

这时候一个装修工就能拿下。

@ 惊起一滩鸥 00: 不想结婚的话,和女性朋友合作育儿也很不错。个人觉得女性合作育儿有几个好处。1. 抚养权永远在自己手里,和婚姻相比,对方永远不可能抢走你的孩子。2. 没有家暴的风险。3. 两人都会做家务。(前提是找伙伴的时候找勤快善良的,我觉得女人中勤快善良的性格比男性比例高)

@ 西门大妈: 这只能说明一个事:你没孩子,甚至没有深度进入过一段亲密关系,完全区分不了亲密关系和普通友情的边界… 只要对方有了亲密关系,你随时靠边站 ~

@ 黄斌: 怎么会有人如此自大?居然自信到觉得自己可以凭空发明一个新的社会合作关系?人类文明史这么长,有谁见过 “女性合作育儿” 吗?古今中外这么多人加起来都没能想到做到的事情,是因为别人都比她傻吗?

@ 蓝天下的朵娃: 做为职场女性,在纯女性的部门呆过,是最多破事,而且都是八卦彼此,穿小鞋,玩阴阳,抖心眼儿。天天都是情绪左右大脑思考问题,看问题,非常内耗。真的,纯女性群体合作起来,贼累

@ 需要动态的昵称: 你跟傻 bee 说道理?但凡那么想的,就是个夏虫。

@ 谈笑风生又一年 200208: 组团养老、合作育儿,幼稚得可笑。但凡学生时期住过宿舍,就知道女生之间是怎么相处的。

@betjim: 亲密关系或血缘关系真是神奇的东西,能让我无限包容、让我极其开心。除此之外,其他关系一时可以,真做不到几十年如一日。

为什么大家都说人生的容错率大到无法想象?

| 答主:猫猫

我小学的时候干了一个事得罪了老师,当时记得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根本不敢上学,甚至想到从楼上跳下去就好了。

如今 30 多,仍能回想起那晚的难受劲,但是死活回想不起来当时到底犯了个什么事了。

| 答主:墨苍离

动不动恐惧「这辈子被毁了」的人。

其实只要继续相信自己的长辈和周围的人,这辈子基本上早就毁了。

毁在被原生环境的眼界构建的监狱中。

你从小,就被各种灌输,要是考不上大学,毁了,找不到好工作,毁了,没找到有钱对象,毁了。

还有一堆,被周围人鄙视的反面教材,谁谁谁家的女儿 30 不找对象,没人要,毁了;某某堂哥在外面打工,不是公家的工作,毁了;某某家侄子,考个了专科,毁了;邻居家姑娘离婚了带个娃,毁了。

用他们浅薄的那点认知,不断衡量评判别人,永远看不到人家真正好的地方,不断哔哔,不断贬低这些反面教材,说人家如何如何惨,来恐吓你去学习、找工作、考公、找对象之类的。

把整个开阔自由的世界,缩小成了,只有几种独木桥或者狭窄隧道的样子,逼着你去卷这些独木桥,卷过去一关,你家人就死命出去吹,卷不过去,就骂你废物,完了,毁了。

这些教养和影响你的人们,完全不知道,在变化的世界中,错过某个社会时钟的节点,或者错过某个社会筛选,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是可以在建制的变化中获得各种机会,以及在一些他们完全没概念的领域,积累,等待爆发的机会。

于是,你信了这些庸人的指导,把他们眼界中的那些独木桥和隧道看成人生仅有的样子。

也许你卷进去了,然后卷进去才发现,自己在里面只是个重复工作的工具人,能干的事情也不过是为了换钱而消耗生命。

而你自己喜欢什么,你都不知道了,无论是曾经的爱好,还是有过的天赋,都在整个独木桥和隧道的攀爬过程中,丢掉了。

只剩下了那些,无需任何门槛的,狼人都能看懂的所谓娱乐和欲望,以及习惯性的表演某种不存在的体面的人设。

原本你不是这样子,你能感受到世界之大,知道有趣的事情很多,也能够从世界中发现各种值得研究、值得欣赏的细节。

原本你是人啊。

容错性很大,但你被骗了,你丢掉了所有容错性。

所以你看,只要继续坚信你原生环境的教导,你就不会再被毁掉了。

没有人能毁掉已经毁掉的东西。

然后,有一天,这些人还会安慰你,人都这样,凑合过吧。

凑合凑合,一辈子也过去了。

来源:知乎

Archives QR Code
QR Code for this page
Tipping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