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不错:第1143期

期待
其实我们不是不想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度,如果真想实行,别说八小时工作制,就是十小时制、十二小时制、十六小时制都能做出来。
现实
职场上的两种人:
-我从小认真读书毕业后准备履历跟面试终于进来这个职位
-我不知道啊我爸叫我来的
历史
美方称将稀土、芬太尼和大豆列为中美经贸磋商的三大问题——史称“土豆泥”斗争。
要求
问:如果你是邪神,你会要求人类向你献祭什么作为祭品?
答:煎得很嫩的牛排,撒着孜然的烤羊肉串,没有膻味且多汁的手抓羊肉,Q 弹嫩滑的白灼虾,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东坡肉,卷好的皮脆肉嫩的北京烤鸭,形似灯盏窝的回锅肉,深井烧鹅配梅子酱,白吉馍的肥瘦多汁肉夹馍,一碗西安胡辣汤,云南野生菌煲广东清远鸡,陕西白面馒头夹新疆馕坑肉,一杯咸味藏式奶茶,伊比利亚火腿 + 切薄片裹新疆哈密瓜,法式肥鹅肝煎得嫩嫩的,超肥三文鱼腩 200g,金枪鱼大腹 +200g,寿喜锅和牛裹无菌蛋,苏氏肉月饼一个,云南火腿月饼一个,咸烧白肉粽一份,带汁儿鲅鱼一碗,馋嘴鸭半只,脆皮烤乳猪三片,榴莲一个(不要甲伦),桂味荔枝 10 斤,脆甜白花桃三斤,阳山爆汁水蜜桃 3 斤,新鲜河北驴肉五斤烫火锅,自贡鲜锅兔一盆,成都红糖冰粉一份(不要花生),安徽臭鳜鱼一份,潮汕手打牛肉丸牛筋丸各五斤,湖北鱼丸三斤,内蒙乌珠穆沁羊半扇,东北林蛙(母)一盆,宜宾南瓜田鸡一盆,广东老陈皮 10 斤,溏心鲍六对 河南豆角焖面一斤....
相似
现在 A 股就像一个穷人家:家里有五个兄弟姐妹,但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今天有色金属穿,明天人工智能穿,后天中字头穿,都有的穿,但只能有一个人穿。一个人穿了,其他人就得光屁股在家坐着。最怕的就是几个月都光屁股。轮不到自己穿!
实力
冷知识:商鞅比一些汽车还快。比如 PeelP50 车型只有 4.5 匹马力,而商鞅有五匹。
本质
实际上植物是在耕种我们,每天为我们提供氧气,直到我们死后埋在土里,它们就能吃我们了。
反思
问:鱼类要多久才能进化到知道渔线上吊着一块肉其实是一个陷阱?答:还搁这儿进化呢?!腥饵不吃,香饵不吃,泡泡球不吃,软粘不吃,谷麦也没动作,蚯蚓红冲更是直接泡胀,tm 的到底要吃什么,我把手机美团饿了么点开丢水里,你自己点好了。
套路
我真的是天才,我到移动营业厅让工作人员,异地实体卡转 esim,他说得回归属地办理。我换了个说法我说我卡丢了,现在补办行不行,他说行,我说补成 esim 卡,他明显愣了一下,说我操作试试,然后就试成功了...你说这些运营商,明明可以的事情,就是卡着你让你难受,搞不懂。
误会
今天开会的时候,老板突然深吸一口气,严肃地说:“我是一个菠萝。”我傻了,我不知道我是什么水果。接着他说:“希望你们能是我的千里马。”
真相
尼采:不能主宰自己生活三分之二时间的人,与奴隶无异。
我:这谁不知道啊,我们只是为了好听点用打工人这个词罢了。
典故
跟大家讲个预言故事:从前有一片森林,里面有三只神兽,分别是一只熊,一只老虎,和一头鹿,它们轮流管理这片森林。有一天老虎问熊:今天谁轮到管森林了?熊说:该鹿管了。
中年人失业怎么办?
@ 菊厂刘掌柜: 中年人失业怎么办?一些出路汇总。按我的小经验,一一评价下可行性和难度。
- 开滴滴、送外卖、送快递、货拉拉,投入最低、门槛最低,收入相对有保障。
可行性最高之一,但适合男性为主,目前随着容纳人员过多,赚钱也不多。
- 早餐店,投入少、需求大、温饱无忧。但很辛苦,起五更睡半夜,一天都不能休。
没有不开张的早餐店,不怕辛苦是重要门槛。
- 城市蓝领,做动手的技术工,各种维护、维修、零工,以后收入会越来越高,还有各种网络平台支持。
技多不压身,我自己都想学个一技傍身,比如电工,难度也不大。
- 考 “社工证”,去居委会做服务性工作,工资不高,每天各种杂事,有些事挺糟心的。
工资不高,深圳也就 5000 左右。适合女性。
- 回收业,成本低、利润高,但比较脏,坐过办公室的白领放不下面子、吃不了苦。
回收很多行业分类的,不了解的话很难进入。难度较高。
- 去澳洲,新西兰等做蓝领,那里缺乏技术工人。缺点:人生地不熟,需要要技能,找到合适雇主。
我现在就在做 [哈哈],没想到我 2 年前已经发了这个需求了。
- 做一对一服务类,譬如:月嫂、保姆、护理,用心服务、做出口碑。
适合女性,难度较低,做好了收入很不错。
- 考取行业证书,比如 Iso 质量认证、环境、职业健康、食品安全、汽、建筑等,考过后注册认证机构,这需要一定学历基础。
考证贬值越来越快,不建议。
- 做自媒体,写作、录视频、直播….. 需要一定写作能力、表现力。
这行也卷,但依然有点机会,不建议没工作了才想起来做。
- 做团购,在社区群里混个脸熟,然后顺便带货,服务要好。
有难度,跟第 9 条差不多,有机会。
- 从学徒做起,比如按脚,现在很多地方招学徒。
这个一般人主要拉不下脸,舍不得面子。一旦从事,难度很小。
- 医疗陪护,中年人帮助老年病患,接送、挂号、付钱、取药等。有些老人的子女因工作忙抽不开身,可为其提供一条龙服务,收取服务费。
陪诊我之前写过,还不错的机会,适合细心的女性,老龄化加剧,有前景。难度主要在获取客户。
要是我失业了可以干啥?
@ 石言呓语: 我爸在我这个年龄的时候,已经下岗五六年了。
90 年代初,曾经风光了几十年的国家粮食运输队,突然说垮就垮了。下岗的威力到底有多大,那个时候我们还小是不知道的,只知道整个家属院的人,突然都不用上班了。不过我爸在当年还算得上老司机手艺人,又搞个体户运输去了。
而以前那些搞行政后勤坐办公室的叔叔阿姨们,那就惨了,几乎再也没见过。
今天我一个同龄朋友跟我说,他身边的同龄朋友,以前单位搞基建的,突然单位也轰然倒塌,下岗赋闲在家。目前能够找到的工作,只有铁人三项:网约车,保安和闪送员。
然后我就想,要是我破产了可以干啥?应聘是没希望了,再开一个公司没钱了,在家躺又躺不平,思来想去好像只有铁人三项,前提就是饿着肚子等自己拿下脸。90 后失业了都不好找工作,70 后那就更别提了。
以前我讲过一个我的故事:有一天傍晚我去找一家著名面馆,结果那条街整体拆迁,面馆最后一天经营,一片狼藉的街道。我端着面蹲路边吃,结果迎面走来一位故人,是一个 45 岁就退休的警察。因为十多年前恰好有一个政策,鼓励 30 年工龄的公务员退休,因为他 15 岁入伍当文艺兵,就果断退了。退休后,我听说他就满世界旅游,反正退休工资够用。当他看到我蹲路边的时候,惊奇的问:“主任,你这是在干啥子?” 我说莫法嘛,只有在这儿混碗饭吃。他叹口气说:“你看嘛,你辞职太草率了,唉……” 然后他带着自信的步伐,飘散远去,江湖上又多了一个辞职警察饭都吃不起蹲拆迁工地的故事。
好运气和好时机都轮不上我们,那就只有学个饿不死人的好手艺。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人到中年万事休不了,还是得捡个兴趣爱好琢磨,天旱饿不死手艺人。反正我是想好了,明年就撸起袖子学无人机和商务英语,管求他的学了再说。
虽然我的粉丝里男性比较少,但我还是推荐各位兄弟捡个以后能吃饭的手艺,万一呢?
大 A 这种市场才能学到真东西
@ 雷斯林 Raist: 初始 1 万美元资金,让几个 ai 去炒币。
现在阿里的 qwen 成为第一梯队,遥遥领先,一周的收益率已经到达惊人的 64%
Deepseek 则位居第二,一周收益率 32%
而 chatgpt 和 gemini 亏损严重,一个亏了 70%,一个亏了 80%,基本是翻不了身了。
网友吐槽:
我就说大 A 这种市场才能学到真东西吧。
美股赚钱的那些人不过是市场好,真把大 A 散户放出去,嘎嘎乱杀。
房价这波跌完,都消停了,不浮躁了
@ 猫笔刀: 我平时为了了解北京楼市情况,关注了三个小区,都是我比较熟的,工作生活过的。
一个是来北京后买的第一套房子,2016 年 5 月卖了,235 万,最近去贝壳上看,同户型报价 210 万。2007 年入住的小区,物业管理的很粗糙,已经挺显旧了。翻房源的时候竟然翻到了我和老婆曾经住过的一间房,里面有她以前装修的痕迹还在,看着照片唏嘘不已。
另一个是我原先公司边上的一个小户型小区,50 平米的一居室前几年峰值挂牌价到过 430 万,这几年一路下跌,最新的挂牌价已经到了 270 万,跌幅将近 40%。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有一个卖家,最早挂 415 万,没卖掉,之后就一路跟着行情下调价格,但他每次下调都不愿调最低,总是要比邻居们贵一些,结果最新已经挂到 285 万了。
是不是像极了一些股民的操作,每次都想等反弹卖出,结果反弹一直没来,等着等着就等到沟里去了。
这个小区我还挺熟的,前几年月租金能到 8000,扣完物业暖气租售比有 2%。这几年房租也跌了,没房价跌的多,大概 6500-6700 的水平,扣完物业暖气租售比 2.5%。已经比银行理财高了,但是依然低于房贷。
最后一个就是我住的小区,同户型的挂 1580 万,估计你要真想买能砍到 1400-1500 万。我 2016 年买入时搭上各类税费总计时 1500 万,所以目前已经产生账面亏损,如果把过去那么多年支付的房贷以及首付的资金成本算上(扣去房租),隐含亏损在 250 万左右。
三个小区三个样本,这就是北京目前的情况,从整体上看 2015 年以后买房的都不挣钱了。前几年指点江山,侃侃而谈致富秘诀的多头领袖也都自闭了,说实话我觉得清净多了,前几年老有人嫌股市赚的少,动不动就说后悔买 a 股,根本跑不赢买房。
房价这波跌完,都消停了,不浮躁了。
中国人普遍害怕孩子 “骄傲”,极度吝惜对孩子的夸奖和鼓励
@ 九边 Pro: 最近跟一个高中老师聊的很多,非常有收获。
他说高中生看着都在学习,但精神状态差距大极了,这种状态最后反馈到了执行层面。
那些学霸处在一个正循环里,90% 的东西都会,主要精力专攻剩下那一点,拿下之后非常过瘾,充满内在动力,有种势不可挡的感觉,其实高中对于他们也不太苦,甚至还挺爽,因为周围的同学对他有仰望,很上头。不少高考学霸毕业后成就很低,高中成了他一辈子最快乐的回忆。
学渣才苦,当然指的是那些想学习的学渣,还有中间这帮人,也很苦。差不多有一半知识拿不准,学习的过程就是一场持续的折磨,打击太多,每天极度内耗,这种状态下,能专心投入学习的时间其实非常短,每天在那里坐十个小时,有效学习可能只有一小时。
我想了想,成年之后大家也是这个状态,一部分人从从容容游刃有余,一部分人匆匆忙忙连滚带爬。
中国人普遍害怕孩子 “骄傲”,极度吝惜对孩子的夸奖和鼓励,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咱们可以问问自己,自己当初是希望鼓励还是暴力?
我知道又有人要杠,说什么 “无论他做啥你都夸,慢慢夸的没感觉了”,这其实就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有些人吧,他是啥都做不成,连鼓励几句孩子,他都能给鼓励恶心了。如果理解不了,就想想你自己,你希望自己啥时候该得到鼓励,就知道你孩子也一样。
很多孩子真的很可怜,摊了个沙雕父母,从小一句都没鼓励过,一点心劲都没。
年轻人抛弃 “面子”:烟酒跌价,茶叶月饼滞销
中秋叠加国庆,送礼曾让北京的交通迎来一年中最拥堵的时刻。不过今年,情况似乎变了。北京大郊亭附近不再堵车,商场的中高档月饼礼盒也鲜少有人光顾。临近中秋,月饼厂商不得不拆开散卖,吸引散客,扩大销路。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烟、酒和茶业身上。一位茶叶供应商称,往年中秋节能接到许多企业订单的,但今年十分反常。多家名酒批发商称,今年都指望升学、婚庆等宴席顾客下单,其他生意机会没盼头。“企业采购订单少太多,至少 4 成以上订单取消了。” 经营礼品生意的王韬说。
在湖北,送礼爆款香烟产品 “黄鹤楼 1916”,此前常年稳定在 850-1000 元,今年不少商店卖 750 元;53 度飞天茅台,电商补贴后价格跌破 1700 元 / 瓶,低于经销商的批发价 1760 元左右;国窖 1573,去年卖 1200 元 / 瓶,现在仅需 900 元。
负责推销礼品卡和购物卡的郑琦告诉亿邦动力,今年礼品卡面值都小很多。“往年 2000、3000、5000 面值的卡更畅销,今年 500、1000 小面值的卡却卖得更好了。” 他表示,这一趋势去年就有,今年更加明显。
与此同时,根据媒体披露的信息,中国礼品消费市场每年仍以 7% 左右的复合增长率保持增长。冰火两重天背后,礼品消费正在转向线上化和定制化等,消费人群也在发生快速变化,传统礼品烟酒茶等的地位下降。曾经 00 后整顿职场,如今 00 后整顿送礼。
一、“消失” 的礼品订单
数十万名大厂员工,过了第一个没有发月饼的中秋节。年初,字节跳动宣布调整员工福利,除了新年礼盒外,所有节日礼盒将不再发放。淘天集团也把月饼礼盒,改为 120 元天猫超市购物卡。
除了大厂,多位就职于房地产、建材和医药等企业的用户在社交媒体发帖称,今年公司不发月饼,改为购物卡。就连一些山西、河北、湖北等地区的事业单位,今年也未曾发放中秋礼品。
越来越多企业取消中秋月饼福利,直接牵动着礼品行业中下游的从业者。有报告显示,礼品行业的需求结构中,企业采购占据主导地位,2024 年企业礼品采购中占比达到 62.3%,集中在金融、科技和互联网等行业。企业采购而来的礼品大多用于商务伴手礼、员工福利、会议纪念礼品、企业文化周年、促销和奖励礼品。
王韬于 2019 年进入礼品行业,早已感受到市场寒意。他主要承接企业定制礼品订单,包装部分依靠自有工厂,礼盒内的商品则由供应商提供。即使老客户遍及医疗、游戏、金融、教育和媒体等行业,王韬也在不停感慨 “环境确实不好”。客户预算一降再降,甚至都取消。” 他说。
“2020 年,迷你手提箱礼品套餐很火,随随便便卖 1 万套不成问题,均价 180 元 / 套,还流行过一阵杜邦纸包袋,卖得也还不错。2021 年,我们开始做露营系列,一年也卖上万套,后面开始做软包、精品礼盒,慢慢就不行了。” 他说,今年订单量较 2020 年高峰期下滑近 40%,团队规模也缩减了一半。
不同于员工福利送礼(常以 “关怀” 为核心,以强化归属感为目的,礼物价值并不贵),商务送礼的核心诉求是维护合作关系、强化信任和传递重视。因此,商务送礼的商品价值更加高昂,常在千元或万元以上。
“小件大送”,一度被视为商务送礼的经典原则,即在小众品类送找顶尖级产品,比如白酒界的茅台、茶叶界的老班章和金骏眉等、滋补保健界的燕窝海参等。但亿邦动力发现,这些带有礼品性质的高端商品,今年的情况都不算好。
“名酒一直在降价,没利润。” 武汉烟酒行名酒坊的老板说,“今年百元左右的自用酒、不那么知名的酒反而畅销,比如白云边 12 年 / 15 年、海之蓝等。” 除了这些终端渠道,多家茶酒企业的财报,普遍呈现出 “业绩承压、利润下滑” 的现象。
比如,知名国产葡萄酒企业张裕,2025 上半年营收下滑 3.40% 至 14.71 亿元,净利润下滑 16.9% 至 1.86 亿元;主打高端的舍得酒业,2024 年首次出现负增长,营收同比降幅 24.41%,净利润跌幅高达 80.46%,今年上半年营收 27.01 亿元,同比下滑 17.41%,已回落至 2021 年水平。
再比如,高端茶企八马茶业,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 4.42% 至 10.63 亿元,净利润下降 17.81% 至 1.20 亿元;另一上市茶企龙头天福茗茶,上半年营收、净利润下滑幅度更大,营收下滑 17.05%,净利润下滑 29.47%。
760 元一粒的片仔癀,营收净利润双降,降幅分别是 4.81% 和 17.29%。某品牌的纯燕窝产品也卖不动,比去年上半年减少 2900 余万元收入。
节庆产品行业,以嘉兴粽闻名的五芳斋营收基本与去年持平,但利润下滑 15.72% 至 2.54 亿元;以月饼为核心产品的广州酒家,上半年同样也是营收利润双降的结果。
二、有的 “不送”,有的 “不收”
作为礼品核心消费场景,商务往来和宴请消费,往年销量占到高端白酒、茶叶、保健品等市场 40% 以上。但今年,“难得一见有这样的时候”,入行建筑业 6 年的谢昭说,“约客户出来吃饭都约不动,更别谈送礼”。
多年前,谢昭还是职场小白,每次跟着领导和重要客户吃饭,桌上都少不了茅台、五粮液等,有时还会掺杂梦之蓝和高档红酒。饭桌上的名酒,代表着对客户的尊重程度,有尊重才有合作机会,否则就不会有 “下文”。而逢年过节和饭后塞到客户后备箱的礼品 “心意”,影响着合同额的大小。
酒文化是建筑行业的老传统,不仅要和甲方喝,还得和工人喝。“施工单位进场时,要喝‘关照酒’,工程中间要喝‘感谢酒’,开工时要喝‘开工酒’,竣工时得喝‘庆功酒’,验收通过时还有‘辛苦酒’,工程款到账时,还有‘团圆酒’。” 谢昭说。
但现在,情况已收敛许多。“领导(客户)喝不了,也不敢喝。” 体制内早就颁布禁酒令,重大外事、招商引资等特殊场合喝酒,必须经单位主要负责人签批、纪委报备,登记使用情况后才能饮酒,而且喝什么酒也得走流程。500ml 一瓶的酒,价格只要 500 元以上就会被视作高档酒,需要领导批准。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健康的重要。谢昭步入职场第 2 年,自己体检时就查出高尿酸、高嘌呤和脂肪肝,隔三差五这样吃喝,体重也涨了 10 多斤。进入 2025 年,中国实施全民健身战略,许多像谢昭一样的商务人士,也都加入健康生活的行列。
在时代的转身处,许多行业必然面临暂时的阵痛,比如烟酒和含糖量高的食品。国内一家大型烘焙食品厂商的员工表示,此前单个医药企业采购订单量都是数千盒起,但如今公司高端月饼礼盒订单量已缩水 30%。
不仅是体制内、央国企、医药等重点行业和企业,各行各业的中小企业也都在降本增效。无论是员工福利,还是送给合作伙伴的商务礼品,其规格、价值都是和公司盈利情况息息相关的。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也得在 “面子” 和 “里子” 之间做取舍。
一位芯片行业的销售人员称,现在许多商务宴请被迫压缩成本,“有些以前用洋河梦之蓝的局,现在都改天之蓝,吃完饭后第二场、第三场娱乐活动,像去唱歌、按摩、迪厅之类的,现在少多了”。商务宴请减少,烟酒茶保健品的生意自然会跟着下滑。
大部分企业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传统节日礼品和一般性的商务馈赠等都被视为 “非必要支出”,月饼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早在节前,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就预测,2025 年月饼销量或将从去年的 32 万吨跌至 30 万吨以下,至少减少 2 万吨月饼销量。
互联网企业的反腐整顿,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送礼风气。今年端午节前夕,字节跳动发布《致商业伙伴的端午合规提示》称,请勿向字节跳动员工赠送粽子礼盒、现金、购物卡等任何形式的礼品,及任何不当的餐饮娱乐招待。快手同样发出声明,呼吁所有合作伙伴不要向快手员工及相关利益方赠送礼物或提供宴请招待。
三、00 后整顿送礼市场
尽管商务送礼和企业福利都在减少,中国的礼品消费市场仍保持增长态势。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2022 年中国礼物消费规模从 8000 亿元增至 12262 亿元,呈逐年递增趋势,预估 2025 年达 14498 亿元。
接近 1.5 万亿市场里,除了企业采购,个人也是礼品的消费主力军。曾经有 00 后整顿职场,现在有 00 后整顿送礼。
和父辈们不同,Z 世代在亲友间的礼赠往来中,不愿意为包装精美、有面子和能吹嘘而付出高昂溢价,其送礼逻辑从 “情感表达” 转向 “价值实用”。保健品、高价白酒和茶叶,高油高糖的月饼、粽子等传统礼物,都不受年轻人待见。
多家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七夕送礼,作为对伴侣表达爱意的时刻,25-34 岁消费者中 26.2% 倾向于选择智能手表、耳机等数码产品作为礼品,选择滋补保健品等传统礼品的人数占比不足 10%。春节送礼,则是以送长辈、亲友为主,男性年轻人偏爱电器、3C 数码、金银饰品等高客单价年礼,女性则偏好美食、护肤等礼品品类。走亲访友时,比起年货是否上档次、体面,当代消费者更在意的是产品品质(63.94%)、价格经济实惠(54.79%)与产品具有功能性(57.2%)。
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牵动着这些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年轻人不喝白酒了”、“年轻人不喝茶了”、“年轻人不喜欢吃月饼了”,对传统礼品行业来说,既是危机也是转机。与其说年轻人抛弃传统礼品,不如说传统礼品需要适应年轻人的喜好。
90 后、00 后们虽然不爱被定义为 “糖油混合物” 的传统月饼,尤其是在被 “里三层外三层” 的豪华包装提高溢价时,但是却对有新鲜感、有特色、更美味的地方特色月饼感兴趣。今年,贵州的火腿月饼、河北的黄庄月饼、云南的鲜花饼在电商平台的销量非常可观,9 月底仅黄庄月饼单日销售额就能达到数千万元。
在胖东来、盒马等线下商超,新鲜出炉、手工制作的月饼也受到年轻人追捧。不少消费者的想法是,这样的月饼既健康又实惠,味道也比传统月饼更好一些。此外,有些地方特色月饼会甜品的特点,加入时下新兴的潮流口味元素,比如 “桃山皮奶黄流心”、“猫山王冰皮” 等,这让年轻人选择的理由又多了一分。
库存高企,白酒企业也在想办法讨好年轻人。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5 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今年上半年,白酒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已达 900 天,较上年同期增加 10%,存货量同比增加 25%,经销商库存达到历史高位。
今年,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酒鬼酒均推出年轻人更青睐的低度酒,希望通过更好的利口性吸引他们,且在送礼之外补充日常消费的场景。其中,泸州老窖、洋河等酒企还在美团、淘宝闪购、抖音等平台接入即时零售,给年轻人提供外卖点白酒的消费体验。
与此同时,将节日作为促销节点的电商,也延伸出线上版 “送礼物”。去年圣诞前夕,微信灰度测试 “送礼物” 功能,此后将其入口设置在 “红包”、“转账” 的位置中间。随后,淘宝、京东等平台也之前相继推出类似功能。
用户购物流程是,送礼人在电商平台选好礼物,填写赠言并付款,就可以将礼物链接推送给收礼人,由收礼人填写好收货地址,商品就能如期发货。业内人士分析称,无论是淘宝还是微信,由收礼方填写地址的规则,都注定给这份送出的 “心意” 提前打了折扣。在中国,商务送礼讲究 “不留痕”,伴侣送礼追求 “惊喜”,而长辈送礼注重 “面对面的情感交流”。
当送礼被工具化和流程化,“送礼物” 功能的商业价值并未能完全发挥出来。作为一门古老的行当,礼品经济不会消失,电商平台瞄准送礼场景而开发的新功能,还需探索新的时代形式,融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符合当下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文中人物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