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不错:第1058期
@ 集思录:
身边的人
股民 a,老王,今年赚 30 万,穿破洞汗衫,不舍得买新衣,一门心思研究股票!
股民 b,冯女士,今年盈利颇丰(不详),估计赚 50 万,没车,也不给老公买车!
股民 c,李哥,今年赚 8 万左右,电脑是 2016 年买的,开机要 5 分钟,骑电瓶车,不打算买车!
股民 d,新股民小王,大学生刚毕业,本金不超过 5 万,今年盈利 2 万,生活简朴,理发不超过 10 元。
股民 e, 本人,今年盈利 10%,不喝奶茶不吃零食,5 年买一次衣服,3 年买一次鞋
@ 信号与噪声 001: 螃蟹是一种低级动物,它的神经系统很简单,以至于它在蒸笼里被慢慢蒸熟的时候,会一直往嘴里塞旁边的姜丝,它只是觉得不舒服,它以为,吃点东西就好了。
温水煮的青蛙,
蒸笼蒸的螃蟹,
等热死的生猪,
抖音里的观众。
@ 小卓 AI: 以防你们不知道,电影《霸王别姬》改编自李碧华小说《霸王别姬》
小说《霸王别姬》是狄龙和姜大卫的同人
@ 唐宁街的猫先生: 给各位八条建议:
- 谈恋爱首先要找你爱的,如果结婚就要找爱你的
- 千万别输在 “等 “这个字身上
- 永远留住 30% 的神秘
- 不要低估任何一个人
- 别把没教养当做有气场
- 谈恋爱可以穷,结婚不可以
- 谈恋爱一定要找有趣的人
8.v50 请我吃肯德基疯狂星期四 - 牢记第 8 条,前 7 条没什么用。
@Samuel 叔: 听个 97 的说他表哥正在变成他爹:房子看空十年,股常年骂骗人的,奔 4 单位职称中级都勉强搞的,一官半职没,十年打伙做的几件小买卖也没一个赚到钱,期指指增不会,高杠杆的不敢碰,整天说起这朋友那谁谁,实际一个靠谱亲近友人没有,除固定上班外就剩无所事事,没啥人搭理,像极年轻时讽刺的那些茶馆一身素装要杯茶侃半天的大爷,说起却什么都懂,什么都参与过,打量就知摸不出几钱,懂的很纯粹
@InquilineXx: 居民最近 2 年卸掉 7 万亿 + 房贷,和 2017~2018 的方向相反,当时是拼命往脱谷仓里钻,现在是努力从脱谷仓中逃逸。
优势
我决定换苹果了,同事用的都是苹果,每次去超市负一层吃饭,他们都没信号付不了款,都是我付款。
时间
期末周剩六天:六天创造五个奇迹
期末周剩五天:五天创造五个奇迹
期末周剩四天:四天创造五个奇迹
期末周剩三天:创造奇迹
期末周剩两天:被创
期末周剩一天:迹
失败
前几天第一次和女生说话,才知道原来不会像 Galgame 一样弹出来三个对话选项啊,我人直接晕掉了。
相似
感觉大学就是一辆火车:
白天硬座
晚上硬卧
新农合真的是菩萨保
@ 不神经的神经叨: 成都这边除了基础的城乡居民保险以外,还有附加的大病补充保险,城乡居民保险每年大概 400 左右,大病补充保险是 430,报销差距有多大呢?
以我们科室没有破裂的动脉瘤介入手术为例。
我们通常做下来的价格大概是总费用在 12 万左右。
没有大病补充保险的要自费 5-6 万。
有大病补充保险的,只需要自费 2 万左右。
城镇职工保险大概还能节约几千块钱,自费在 15,000~17,000 之间。
新农合保险最牛逼就牛逼在:无限带病投保,无条件续保,这几个字的含金量,卖保险的人都知道。
我们平时筛查出来的没有破的动脉瘤,如果病人没有买新农合保险,或者没有买大病补充,我们都建议他等明年参保的时候,把保险买最高档次,大病补充加上,生效以后再来找我们做手术,能省好几万,如果是商业险的话,这种情况基本上是 100% 拒保或拒赔。
对于良性疾病可以这样做,如果是碰到急症或者恶性疾病的话,只有硬着头皮自己自费了,节约几百块保费,多花几十万,一夜返贫也是有可能的。
网络上还是有很多人叫嚣不交农合保险的,只要他们亲自在医院住院自费过一次,他这辈子都会后悔自己不交保险的错误决定。
极端天气是不是越来越频繁了?
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这些年好像类似全球变暖的话题很少了?
我甚至看到有不少人在那里说 “气候变暖” 本身是个骗局。其实稍微了解相关论文和研究结果,就知道不但不是骗局,而且 “全球变暖” 这事已经彻底变成了现实。
现在主流学界普遍的观点是:气候已经大幅变暖,并且在加速变得更暖,由此产生的极端气候也在变多。
这就衍生出来三个问题:
- 为啥会这样?
- 全球变暖为啥会导致极端气候?
- 有啥影响?
咱们一个一个讲,首先第一个问题,气候变暖的原因是啥?
我看不少人说 “气候变暖” 这东西有争议,因为地球本来就是每隔一些年变暖,一些年变冷,这也是为啥河南的简称叫 “豫”,因为以前温暖的时候有大象。
也就是说,可能气候变暖并不是人类导致的,而是自然节律的一部分。
其实在科学界争议并不大,科学界压倒性的共识是,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暴涨。包括 NASA、NOAA、英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等 200 余家机构一致确认全球变暖由人类活动主导。当前升温速度是地球自然变暖的 50 倍,这个几乎没啥争议。
温室气体排放,就是人类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和甲烷,这些气体跟个罩子似的扣在地球上,可以防止热量辐射到太空,然后地球越来越热。
工业排放二氧化碳倒是很好理解,燃烧化石能源,就会排放二氧化碳。可能很多小伙伴不知道的是,畜牧业,尤其养牛,会排放大量的甲烷。也就是牛把草吃进去,然后再经瘤胃发酵,产生了甲烷排放到大气里。每头牛产生的甲烷倒也不多,但全球养着十几亿头牛,积少成多,每年排放出来的甲烷非常多。
但还是得先强调一下,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可能文明发展不起来。咱们地球表面的年平均温度是 14℃。如果没有温室效应,这个温度会骤降为 - 18℃。很明显,那真成了冰河世纪了。
也就是温室效应这东西并不是个坏东西,它跟所有的事物一样,在一定范围内对人类有益,过了这个范围就有危险了。
那如果温室气体持续变多,最后会成啥样?
那应该就是金星了。可能大家不知道,金星就是个地狱:高温,金星表面的平均温度约为 460℃,跟个烤箱似的。高压,金星表面的大气压是地球大气压的 92 倍,大致相当于在一个普通人的头顶放上一辆坦克。而且还在不断下硫酸雨。
那为啥会这样呢?
最早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兼科普作家卡尔萨根通过逻辑推理推出来的,他 1961 年在《科学》杂志上发了一篇论文,说是金星上边二氧化碳含量太高了,导致热量散不出去,而且高温导致水蒸气之类的密度较小的气体都跑掉了,剩下了高密度气体,加上高温加压,金星大气压也就上来了,最后变成了个地狱。随后人类发射的探测器证实了他的推断。
举这个例子,主要是为了给大家描述失控的温室效应会炼狱化星球,温室气体从保温毯变成了高压锅。当然地球不会如此极端,最起码短期内不会。
那问题来了,全球变暖对人类世界有啥影响没?
可能绝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其实漂在水面上的冰融化后,水平面并不会上升,这个属于高中数学的范畴,大家有兴趣可以算一下。主要是喜马拉雅冰山什么的,这些冰山上的永久冰层融化后,水流到海里,海平面上升。此外海水热胀冷缩,温度变暖,也会导致水平面上升。
这事被提到最多,给人感觉全球变暖最大的后果就是这个,其实这事麻烦大,但不急。真急的,是极端天气越来越多,包括但不仅限于暴雨、干旱、高温天气、极寒天气、台风等等。这就有点奇怪了,为啥全球变暖,出来这么一堆妖魔鬼怪?
首先是全球变暖导致热浪频率增加,台风能量也增强了。这个理解起来比较费劲,主要是台风能量主要来自海洋热量(水温 > 26.5℃ 时易形成)。全球变暖使暖水层更厚、范围更大,为台风提供更多 “燃料”。暖空气携带更多水汽,台风通过水汽凝结释放潜热获得能量,湿度升高可增强其强度。
然后会产生俩截然不同的结果:干旱和洪灾。
干旱倒也好理解,全球温度上升了嘛,全球变暖导致蒸发加剧,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这不仅仅是单次降雨量增加(导致洪涝),也意味着当降水没有发生时,干旱会更快、更严重地形成(因为土壤和植被水分蒸发损失更快)。
也就是说,干旱和洪灾就是温度升高的一个硬币的两个面 —— 水循环加剧导致极端干湿事件都更易发生。
而且增加的温度把大气也给加热了,大气里的水蒸气更多,单次降雨也会更多,很容易形成大暴雨。妥妥的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这也是为啥很多人纳闷,为啥这两年动不动就会出现百年或者几百年一遇的大暴雨?因为这几年确实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估计大家对 2021 年郑州暴雨、2023 年某一线城市洪灾还有印象吧,这些情况在全球都越来越普及。
就在前几天,黔东南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大暴雨。
这也提出来了一个新的挑战,咱们之前建设的公路房子,很多都是根据过去百年的数据和经验,所以今后可能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然了,其他国家的基建更老一些,他们的挑战也更大一些。
另一个更离谱的事情是,全球变暖可能会出现极端低温。
这个详细过程描述起来比较费劲,我尝试写了几版,都不太理想,枯燥又冗长,还说不太明白,干脆跳过吧,大家知道这个结论就行了,有兴趣自己查一下吧。
其实这些都不是最危险的,最麻烦的是一个叫 “临界点” 的东西。
也就是说,如果当前的升温导致格陵兰 / 南极冰盖不可逆融化、亚马逊雨林退化,到时候永久冻土融化释放巨量甲烷等温室气体,地球的升温会越来越快。升温的同时会伴随各种更加极端的气候。
当然了,科学家也不知道多久会出现,可能几十年,可能上百年。
那全球变暖有啥好处没?
最大的好处可能就是降水线北移,全球变暖和降水线北移关系比较复杂,但学术界这些年基本上确认他俩正相关。
中科院去年发布过一份《西北气候暖湿化评估报告》,里面提到 1961~2020 年西北降水增幅约 10%,但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降水反而减少,而毛乌素沙地增加明显,这也是为啥这些年我们能大力改造沙漠。
但是降水线北移并不代表沙漠什么的自然而然就绿了,大家别忘了,升温会导致土地表面蒸发也加重。
咱们正是抓住这个自然机会,通过加大人力植树造林和沙漠锁边,一举收复了大量的沙漠。毛乌素沙地 80% 被固定,库布其沙漠植被覆盖率从 3%→53%。现在河北著名的旅游景点,塞罕坝,以前也是个沙漠。
很多人指望降水线北移会导致经济重心北移,这个想多了,全球现在主要经济带普遍围绕着大海和大河,这个格局改变不了。
还有人说,北方变暖,可能今后北方粮食会增产。这个确实是,但这些年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高温可能会先毁掉传统产粮区。
尾声:
有种预感,接下来大家对极端气候的感受会越来越深,并且可能形成一些新的生活模式。
很多地方会越来越不适合人类居住,比如印度这两年很多地方动不动飙到 50 度,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极度影响睡眠和散热了。
咱们这边这两年也动不动出现极热,下图是我去年截的,那个标题触目惊心,《河北河南山东地表温度超 60 度》:
其实这两年已经有很多不太依赖办公地点的自媒体搬到云南去了,说不定将来东北也会成为避暑圣地。有上亿人过着候鸟的生活,夏天去东北,冬天去南方。
不过东北好像这两年也不那么凉快了,这段时间东北那边好像也挺热,大学生想装空调。但对于户外工作者、低收入人群、老弱病残等群体,极端高温 / 寒潮 / 洪水会直接威胁生命安全和生计。这会加剧社会不平等。
但是说真的,我国在治理全球变暖方面的努力举世瞩目,比如为了节能减排搞环评,关了那么多重工业企业,在华北大规模植树造林改造沙漠,还有大规模部署风能和太阳能可再生洁净能源,如果大家都像我国这么上心,可能就不是现在这样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九边 (ID:ertoumu893),作者:九边
一方面希望富人消费,另一方面不希望大家看见富人消费
@ 奥宝宝: CPI 数据出来了,说几个欣欣向荣的亮点吧
1.6 月 CPI 同比 + 0.1%,其中核心 CPI(去掉能源和食品价格)同比 + 0.7%
食品烟酒价格环比 - 0.3%,控制招待以后效果明显
其他用品及服务则猛涨 8.1%
包含:美容美发、个人护理、家政、宠物、演唱会、金融服务、保险以及【殡葬服务】
美妆个护真的不要再卷价格了,把产品做好才能走的长久
物质不再匮乏之后,大家更多的追求精神生活富足,个护、宠物、演唱会持续火热
带 A 暂时还没作妖(明儿开始不保证)因此散户们金融消费热情还可以
而这个殡葬服务为啥涨价,emmmmm 不多说了
- 国内富人消费太少
作为对比,牢美那面前 10% 富人门槛大概是家庭净资产(总资产 - 总负债)200 万美元
占据大约 65% 的财富
贡献了大约 50% 的消费
而咱们这面,胡润研究院 2024 年数据显示,中国前 10% 家庭净资产门槛为 269.9 万元,(按家庭平均 2.62 人计算)约占 43% 左右的财富
只贡献了 25% 左右消费,明显低于财富占比
富人门槛一边是 200 多万刀,一边是 200 多万元,按照人均 GDP 来看,比例也差不多
如果扩展到前 20% 的有钱人,美国消费占比为 65% 左右,而国内是 40% 左右
所以国内这个分配问题不解决,经济运转会越来越卡顿